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这对高校做好做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重要指导。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取得重要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系统思考、科学设计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举措。
从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建立“政治指导员”制度起,从事这一职业的工作者先后经历了“政治辅导员”、“政工干部”、“德育队伍”等多种称谓。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率先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成为我国高校现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的开端。至今,高校辅导员制度已走过60余年的历程,高校辅导员队伍规模与质量均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的指导下,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从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前进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为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了基础和保障。2016年是教育部24号令颁布的第十个年头,回顾历程,总结成绩,反思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与方向,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专业人士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20世纪职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十年前,在最初提出“辅导员要专业化、职业化”的时候,曾经在教育界和学界引起过一些讨论:辅导员为什么要专业化、职业化?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辅导员为什么要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二是为什么对于医生、警察、律师等职业群体很少提专业化、职业化,而要强调辅导员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我认为主要有这样三方面考虑:
一是辅导员群体的社会认同度。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如果自身群体的劣势不能被否认,成员便倾向离开这个群体,并加入一个高地位的群体,从而达到更高的社会认同和自尊。[2]社会认同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关系到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工作态度和职业稳定性。尽管教育部24号令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国家职业认证权威部门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高校辅导员”单独列为一种职业,影响了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评价。此外,“工作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等印象化标签也影响了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度。
二是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角色。相对于高校专业教师和机关部处管理干部,辅导员群体的职责定位显得笼统而含糊。在部分社会认知中,“辅导员”并不算是高校教师,而只是“管着学生不出事”的“大班长”或“孩子王”。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承担了学生思想教育、党团建设、奖贷补助、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就业指导等多项职责,其中既包括档案整理、奖学金评定、谈心谈话等常规任务,也包括卫生检查、安全稳定等随机性工作,还包括帮助学生开成绩单、办理各类证卡、监考签到、订火车票等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使得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变得“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此外,作为学校和学院机关行政工作的依靠力量,许多专职辅导员身兼数职,专(职)而不专(业)。
三是辅导员个体的专业能力。很长一段时间内,辅导员群体是高校里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一个群体。高校专业教师一般都具备博士(含)以上学历,有的还有博士后经历,而辅导员多为本专科或者硕士学历,专业化能力起点不高。辅导员群体专业来源多样化,一些辅导员在职业素养和专业研究方面的积累要“从零开始”,缺乏专业成长的自信。同时,辅导员直接性、事务性的工作特点,使得辅导员难以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此外,辅导员岗位的“流动性”特点,也是影响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原因。
因此,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提升辅导员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关键举措,直接关系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稳定性,关系着辅导员能否将这一职业作为一项可终身从事并甚感荣耀的事业去努力奋斗,关系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个问题不解决,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就举步维艰。
十年走过,不忘初心。教育部24号令颁布后,立足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教育部先后印发了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各地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不断优化选聘、培养、发展制度体系,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在一系列重点时期、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
专职辅导员队伍人数从2006年的6.9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3.3万人。整体来看,专职辅导员人数配备已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架构已基本形成。从学历层次看,高校辅导员以硕士学历为主,且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态势。正科级及以上行政职级比例达到24.6%,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达到41.8%,3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53.0%。辅导员岗位吸引力不断增强,来源更加多样,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发展梯次更趋合理,专业技术职务、队伍学历层次和政治素质不断提升。各地各高校积极搭建辅导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努力实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调动了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提出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从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理论及知识四个方面对应不同等级提出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进一步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明了路径和方向;进一步强化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为深入推动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24号令颁布同年,教育部印发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明确了辅导员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原则、培训目标和保障措施,并从八个方面设计了培训任务。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新增了“培训内容”的规定,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强调了辅导员培训的质量监控。2007年起,教育部建立了首批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全国辅导员培训和研修任务,逐步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有关高校,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班,招收优秀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选派优秀学生工作干部赴海外高校访学研修。同时,设立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出版辅导员工作研究相关丛书;强化辅导员队伍基层实践锻炼,选派辅导员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援藏援疆援青干部人才计划,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008年启动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八年来千余名优秀辅导员入围评选,表彰了92名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第五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2014年5月4日,刘延东副总理接见了第六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并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高度肯定,给予了辅导员队伍极大鼓舞。教育部在全国优秀教师评选中单列指标表彰高校优秀辅导员,发掘、培育优秀典型。组织开展“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辅导员职业内涵挖掘与职业理想塑造。2012年凝练并发布了辅导员誓词,弘扬辅导员价值追求,通过宣传扩大社会正面舆论影响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社会认同度和职业认同感。
教育社会学学者霍伊尔(E.Hoyle)提出,专业化是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职业标准的过程,它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代大学制度之间的碰撞。面对社会转型发展对高校育人环境的挑战和冲击,面对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困惑与质疑,高校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具有较强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行家里手,担当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在系列政策举措的推进下,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已步入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轨道,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
专业是“专业化”的前提。社会学家布朗德士(Brandeis)将“专业”这一概念描述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进行以职能为特质的上岗培训,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不是简单的从业者的谋生工具。[4]同其他职业类型一样,辅导员职业应该有明确的专业归属,依托专业学科从而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发展空间。但辅导员工作范畴与岗位职责相对丰富,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因此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究竟应该依托已经走过30多年发展历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是依托涵盖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抑或是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学生事务管理特点而生成的某一新兴专业,还需要教育界和学界深入探讨、清楚界定。由于专业归属不清晰,当前一些辅导员培训存在简单化、碎片化倾向,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过程缺乏延续性,影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进程。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离不开完善、持续、有效的支持系统。[5]整体来看,当前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平台系统性不强,缺乏对辅导员选拔培训、评价考核、激励成长等内生动力的总体设计,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政策落实难到位。比如,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和高校受岗位、编制等方面的限制,或将辅导员统一划归为“行政管理岗”,或将辅导员与普通教师一样列入“专业技术”类别,使得“双重管理”、“双线晋升”成为空谈。又如,个别地区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辅导员编制方面实施“差别对待”,辅导员工作负担繁重,但在职务、职称晋升、工作评价考核上不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简单参照其他系统教职员工甚至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考核规定,导致政策“空转”。
职业愿景是个人关于工作的偏爱,是对未来与职业目标相关的理想环境的期待,它影响自我观念的形成、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以及对职业的兴趣和希望等。[6]当前,部分辅导员对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还存在观望情绪,对于将辅导员岗位作为可以终身奋斗的事业心存犹豫。一方面,由于目前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成长而实现专家化转型的辅导员寥寥无几,辅导员群体对于这条路能否走通缺乏自信。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由于岗位晋升竞争激烈,辅导员的发展机遇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辛勤付出并不匹配,从而导致对自身岗位的职业迷茫。还有部分高校将专业职称作为辅导员发展的一种待遇,导致一些辅导员在努力积累获评副高职称后,就被视为“待遇解决了”,被动丧失了工作中获得上升平台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主动寻求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渗透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辅导员的职业文化是辅导员长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业文化,是辅导员群体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积极向上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凝结在辅导员职业文化中的敬业品质、思想情操和专业能力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土壤。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是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群体职业文化的内涵有待进一步凝练,辅导员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互助成长、培养感情的沟通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辅导员的职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实现中国特色学生管理模式科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教育部24号令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迈开重要步伐。下一阶段,希望通过加强管理鼓励更多辅导员实现从被动专业化到主动专业化的转变;通过明确标准引导更多辅导员实现从基础专业化到高等专业化的转变;通过加强培训激励更多辅导员实现从阶段性专业化到常态化专业化的转变,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整体设计,针对辅导员角色愿景、职业能力提升、评价激励、干部发展、成果展示等各环节制定配套政策文件,保证各政策支持平台间的相互衔接,形成闭环。一是要把辅导员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协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参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完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二是要探索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三是要在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过程中,研究构建科学的培训培养体系,加强培训培养规律和实效性研究,探索建立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学历学位培养等有机结合的全覆盖培训体系。四是要进一步畅通辅导员发展通道,切实提升辅导员自觉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内生动力,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生活心理的关怀者。
“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之处在于从事这一职业所需的专门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性质,这些性质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的。”[7]教育部24号令从标准层面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职业知识、从业规范等做出了规定,对辅导员职业的等级标准和能力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领性要求。在推进政策“落地”的过程中,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工作特点的实施细则,将岗位设置、培养培训、激励考核的分类指标具体化、明确化,让辅导员对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职级的职责标准有清晰的把握,让辅导员将职业能力的成长与自身职业愿景结合起来,坚定通过努力能够不断实现职业发展的心理预期,将职业能力提升作为实现职业理想的自觉追求。
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应该具备以下要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有训练和教育的设施;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有对成员能力的测验;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和团队文化;等等。学习培训对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各地各高校辅导员培训资源还不够均衡,培训机会不易获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整体性、连贯性的培训,不仅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率,也削弱了辅导员寻求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推进辅导员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应成为下阶段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重点。尝试建立全国层面的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注册系统,汇集辅导员培训的优秀师资,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发从基础到高级的课程教材系列,可将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学分管理对不同知识层级的辅导员进行考评。探索尝试将辅导员工作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培训课程,逐步建立理论学习、能力训练、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辅导员在经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并通过统一考试获得学分和专业能力证书后,可逐级申请更高层级的课程,从而激发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能力的内生动力,实现学习常态化,从根本上提升辅导员培训的实效。
当前,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在管理机构运行上、管理制度设计上、管理功效发挥上的实际问题,这都迫切需要各高校加强管理机制的专业化。一是要打造专业化的管理机构。辅导员工作面广、内容丰富,但并不应该等同于辅导员管理机构的多重化,在学校层面应该明确以学工部门为主导的辅导员统筹管理专门机构,对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发展、考核、晋升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坚定辅导员敢走、愿走、能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职业自信。二是要具备专业化的管理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着力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中的规律性和前沿性问题,用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辅导员队伍,统筹推进辅导员综合能力培养和专业化建设,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管理保障。三是要构建体现专业化管理要求的机制体制。要立足高校工作实际,理顺工作程序,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体制,形成一整套切实管用的辅导员选聘机制、配备机制、发展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持续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作者:冯刚)